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

[FW] 宅女變身陽光女

由於網上世界實在太方便太精彩,買衫買鞋、學化妝學整甜品、朋友交流全部靠YouTube、Facebook、WhatsApp、網購,好多人自自然然就變成宅女。久而久之,更唔想出街接觸人,性情越來越沉鬱。你其實唔想咁樣,可以點樣?照下面指示一步步走出「陰宅」吧!
 
Step 1. 把生活中的小事情慢慢做好
習慣宅的人做事會變得馬虎,從現在開始即使是綁鞋帶這般小事都切切實實地做好,同時,試着讓自己慢慢走出門,即使只是去7-11買包糖都可以。
 
Step 2. 打個電話連絡老朋友
朋友就像一扇門,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。鼓起勇氣,打個電話給許久沒聯絡的好朋友吧!
 
Step 3. 想想自己的夢想與生活目標
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自我成長的力量,嘗試靜下來先聆聽一下自己內心的聲音,或許你會發現自己還有好多需要完成的夢想呢!

職場欺凌

屯門發生血洗廠巴案,疑兇懷疑被同事排擠及辱罵,情緒失控怒斬同事。
女主播於黃金時段報道新聞期間在幕前流淚,據知是因為遭受另一女主播欺壓,二人為爭上位明爭暗鬥。


有調查發現,每兩名打工仔,就有一人曾遇職場欺凌,近六成半僱員曾被人言語中傷,逾半被逼做「惡啃工作」,但約四成人會啞忍。
誣蔑、排擠、金手指、放暗箭、視而不見、言語單打 …


職場欺凌聽得多,親身經歷又如何?


筆者試過,百般滋味。


如何應對?我試過以下方法:
1.讓步,開心見誠,主動打開話題;換來的是以為你「買佢怕」
2.嘗試加入圈子 / 話題;換來的是當你傻仔,以為「想埋堆」
3.不理睬,被評為「黑面神」
4.做自己,照常做事,被標籤「擺款,得寸進尺」


其實做足以上選項,點都唔 X 會合心意,點都有位入。對人不對事情況下,點做都無用。


其實無仇無怨,點解要咁?係咪殺左你全家?


曾經看不開,想唔撈,不過自問要開飯,無咁既本錢,且家有老少。
再者,真係喜歡呢份工。

與其咁辛苦,倒不如做回自己,低頭做事,時間會過得快一點。
不要試圖記住仇恨,也不要期望別人會對你施與援手,但一定要不一遺力地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。你永遠不要以為你的謙讓或者好心,會獲得別人的感激。對方不是你親人,沒有「老馮」的。
正如曾志偉說:「沒有永遠敵人,也沒有永遠的朋友。是非恩怨不斷轉換,出來社會做事,就要由人講。」
各位身處職場的朋友,沒遇過這些事,恭喜你。但事不關己的,別落井下石,「世界很細小」,可能有一天輪到你。


身處風眼中的,別氣餒,不妨豁出去,平常心就是,正如誠哥說:職場如酒場,有多少酒量喝多少酒,有多大能耐當多大官;酒量不行就要醉,能耐不行就要退。
*** 附職場欺凌自保錦囊,供參考。(雖說「錦囊」,但最終還得靠自己)
1.勿對號入座
2.以有禮方式拒絕不合理要求或待遇,如回覆說「依家唔係好方便,不如下次我再幫你。」
3.轉移視線,例如若被冠花名嘲笑時,可重申自己本來姓名
4.表達「拒恰」立場,切忌啞忍
5.見招拆招,學習適當的社交技巧

http://thecommentator.hk/%E8%81%B7%E5%A0%B4%E6%AC%BA%E5%87%8C/

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

[FW] 如何应对嘲笑?敢于自嘲的人,勇敢面对自己,胸襟坦荡

导读:自嘲,把自己的短处解剖给别人,除了需要坦荡的胸襟、真诚的态度外,还需要勇气,这样的人会因此而更具有亲和力。人生之旅,谁都难免会遇到一些难堪的场面,学会自嘲,变被动为主动,无疑是上乘之选。自嘲是一种智慧,来源于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,敢于自嘲的人,也是懂得生活的人,张弛有度,拿得起,放得下,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,也不会因为偶尔出丑而耿耿于怀,昼思夜想不成眠,甚至郁郁寡欢。


我读中学的时候,有一位男同学,人长得清秀文静,又写得一手好文章,成绩更是优秀。美中不足的是脚有点跛,走得慢的时候根本看不出什么,可是一旦快走或快跑,就会很明显。
  学期末,班里举行舞会,他和另外一位男生不约而同地去邀请一位漂亮的女同学跳舞。那位男同学讥讽他:“你的脚能跟上节奏吗?”
  他的脸一下子红了,当着那位女同学的面,当着班里很多女生的面,他的自尊被打碎了。
  他没有渡到青春之河的彼岸,一个星期后,他自杀了。
  多年之后,我想起这件事,心中仍然很痛。他的人生阅历决定了他的命运走向,如果当时他能反讽一下,他能自嘲一下,他的生命必定不会这样短暂。
  很多时候,我们在面对尴尬时,手足无措,我们心慌、出汗,无以应对,但聪明睿智的人多半会用自嘲的方式化解掉。

印象最深的自嘲,是台湾著名艺人凌峰在自我介绍时说过的一段话:“中国五千年的沧桑和苦难全都写在我脸上。一般来说,女观众对我印象不太好,有的女观众对我的长相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,他们认为我是‘人比黄花瘦,脸比煤球黑’。但是,我要特别声明:这不是我的错,实在是家父家母的错误,当初没经过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了这个样子……”
  这样的开场白一下拉近了他与观众的距离。观众因为他的自嘲和幽默而不再计较他的外貌。把自己的短处解剖给别人,除了需要坦荡的胸襟、真诚的态度外,还需要勇气,这样的人会因此而更具有亲和力。
  英国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布莱尔在最后一次召开首相新闻发布会时,坦然笑言:“我的新闻官告诉我,今天随便说什么都可以,就是不能说‘我会回来的’。”这样黯然和伤感的时刻,别人都以为布莱尔会灰溜溜地告别,但他一语双关式的自嘲和幽默,轻松地将黯然和伤感化解了。“我会回来的”,是电影《终结者》里的一句台词,被他巧妙地借用了。
  人生之旅,谁都难免会遇到一些难堪的场面,学会自嘲,变被动为主动,无疑是上乘之选。(积雪草)

  【轻轻告诉你】:自嘲是一种智慧,来源于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自身不足的清醒认识。懂得自嘲的人,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,张弛有度,拿得起,放得下,不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想不开,也不会因为偶尔出丑而耿耿于怀,昼思夜想不成眠,甚至郁郁寡欢。自嘲是一件美丽的心灵外衣。当心灵赤裸的时候,有了这件美丽的外衣,可以抵御情绪波动,平衡心态,从而做一个心态健康、活力四射的人。

[FW] 勇敢面對「負面情緒」才能轉換為健康的成長動能

公司為了磨練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多半會先讓資深同仁帶著他們一起工作,等上軌道了,才會逐步擴大新人的工作範圍。很少會在還不清楚新人實力的狀況下,就貿然叫他身負重任,全權負責一個案子,更別提派新人去指揮全局。由於缺乏經驗與人脈,新人當然會從「最不重要的工作」做起,擔任「最不顯眼」的職位。而為了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存在,新人往往會「過度求表現」,譬如在開會的時候,毫無忌憚地發表高論,或是批評主管「大才小用」,不懂得「重用人才」,甚至以「貶低資深同仁的能力,來抬高自己的重要。」

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資深講師 林萃芬指出,「表現」與「愛現」往往就在一線之間,差別在於,追求表現的人,在展現自信心與企圖心的同時,也會虛心接受調教,耐心等候機會,努力學習別人的智慧,充實自己的能力。而過度愛現的人,則會爭取超過能力的工作,渴望一舉獲得眾人的掌聲與目光;結果反倒讓人看笑話,成為同事眼中的「愛現鬼」。

另一個致命傷是,剛工作不久的人最怕別人一眼看穿自己「沒有經驗」,為了讓同事覺得自己很有能力,常會忍不住「不懂裝懂,不會假會」,碰到有人指正缺點時,更是會紅著臉、粗著脖子跟對方爭辯到底。這一切一切的武裝,皆反應出內心的恐懼:請不要小看我,請不要懷疑我的能力。事實上,越是新鮮人越有權利說「我不懂」「我不知道」,若不把握這個難得的階段「好好發問」,等脫掉了新鮮人的保護衣,別人就會認為「怎麼連這種基本問題都不懂。」屆時更難開口發問了。

通常主管在打考績時,會從兩個方向來評分,一是觀察「整體表現」好不好?例如上司交代的任務是否能夠準時完成?和其他同事的合作默契如何?工作能力強不強?應對進退得不得體?穿著打扮合不合宜?對公司有沒有向心力?倘若整體表現很出色,接下來才會考慮進一步栽培成重要幹部。

二是評估「貢獻程度」高不高?說白話一點,就是你能為公司賺多少錢?最簡單的評量標準是,「個人貢獻」與「薪水福利」那一個比較多?如果連自己的薪水都賺不回來,「貢獻度」當然很低囉。儘管大部份的公司都希望同仁的「貢獻程度」越高越好,不過,同仁卻期待藉由「自我表現」來獲得工作上的成就感,兩者間如何達到平衡關係,就成為上班族的學習重點。

林萃芬提到,工作的時候,一旦發生令人難過、沮喪的事情,不少人都認為是「這件事情」導致我們產生痛苦、不舒服的感覺,但其實是「腦中的想法」造成不愉快情緒的產生。舉例來說,嚴格要求自己「一定不能當眾出醜」的人,覺察表現與預期有一段距離,就會慌亂得不知所措。正因為對自己的每一個動作都太過注意,反而容易表現失常,引發沮喪的情緒。因此,如果可以將負向想法調整為正向想法,就比較不會自我困擾,進而減少不愉快的情緒,自然感受到工作的成就感。

職場適應不良時,往往會產生被看輕、沒有價值、無力等情緒,甚至淹沒在孤獨、受傷、痛苦的情緒中不可自拔。碰到生氣的事情,會產生反彈情緒是很正常的現象,不必強迫自己做個「沒有感覺的人」,不妨學習「轉換情緒」的技巧,一步一步消除累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。

 想像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時產生的情緒,並且讓自己停留在憤怒沮喪的情緒中一小段時間。當你感覺情緒已經高漲到飽和狀態時,試著把「憤怒沮喪的感覺」轉變成「失望遺憾得感覺」。這個方法可以幫你把「不健康的負面情緒」轉換成「健康的負面情緒」。每天練習一次,直到你一想到不公平待遇就會產生「健康的負面情緒」為止。

每個人都喜歡愉快的情緒,討厭負面的情緒。但若放著「負面情緒」不理,又會侵蝕身心健康。從現在開始,勇敢面對「負面情緒」,讓自己習慣負面情緒的存在,進而懂得如何處理負面情緒。